“弘正,爷爷帮你翻个身,一二三,好了。”每天凌晨零时、3时,家住扬州,今年80岁的孙如宏总要起床,走进孙子孙弘正的房间,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为他翻两次身。一到时间就自动醒来,孙如宏这些年来已习惯成自然。
今年24岁的孙弘正从小被查出患有“渐冻症”,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山东打工,爷爷奶奶为他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小时候外出求医、接送上学放学,都是爷爷抱着他、驮着他;随着他渐渐不能出门,爷爷奶奶联手照顾他的生活。“不抛弃 不放弃”,孙如宏老夫妻俩一直坚守这一信念。
从小患“渐冻症”
坚强男孩乐观善良
13日上午9时多,记者来到孙弘正的卧室,他正坐在电脑桌前看新闻。爷爷奶奶在外面忙碌时,电脑“陪伴”他度过时光。孙弘正说,“上小学五年级时,电脑课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认为将来我可能只有通过电脑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为我开了‘小灶’。”
“孙弘正两岁半时,走路总是跌跟头,经上海、北京大医院确诊为进行型肌营养不良,属于‘渐冻症’中的一种。他10岁时病情加重,四肢开始发麻,慢慢地连站起来都很痛。 ”孙如宏介绍,但孙弘正很坚强,上小学时曾有一次一个人走回家,他看得都心疼。
孙弘正最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立志成为一个像保尔·柯察金那样的强者。2015年,19岁的他看到当年的同学都上了大学,心中不甘,扬大化学化工学院的同学们获悉后,把他接到大学校园体验大学生活;志愿者为他捐款,他却把大部分捐款转捐给一位患病女童,获得2015年度十大“扬州好人”提名。
不抛弃不放弃
爷爷奶奶撑起“保护伞”
幼儿时抱着他;小学时背着他;出行时电动车驮着他……孙如宏陪着孙子一路长大。
“从孙子被确诊为‘渐冻症’开始,我就下了‘不抛弃 不放弃’的决心。”孙如宏告诉记者,孙子上小学之前,只要听说哪里能治病,不管路途多远、要花多少钱,他都和儿子一起带着孙子去;孙子上小学了,儿子外出打工,每天接送的任务落在他的身上,一天4次,持续了8年。
孙如宏的记忆中有太多感动。孙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教室搬到楼上,第一天上学,他久久没看到孙子进教室,进校园一看,孙子正用两手抓着扶梯艰难向上爬,他留下了泪水,立即将孙子背上了楼,没想到第二天,学校就将孙子的班级搬到了一楼。
“每天白天,孙子上网,奶奶坐在旁边看电视陪他;我负责买菜、做家务。”孙如宏说,近几年,孙子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他和老伴几乎24小时不离家,其中夜里要起床两次帮其翻身,以防生褥疮。
随着年老体衰,老夫妻俩请了一个钟点工帮忙。“我就希望我和老伴的身体一直好下去,让孙子能活得更幸福些。”孙如宏说。
通讯员 赵雪雪
记者 刘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