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 沈江江
近日,不少市民开始出门旅行,长途旅行也比过去增加了许多。扬大附院血管外科主任孙蓬提醒,在乘坐飞机、火车、大巴或者长途自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经济舱综合征”,医学上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市区刚退休不久的孙先生最近想去云南看看,因为年纪比较大,他和老伴决定坐火车前去。在连续坐了27个小时后,他和老伴终于到了云南境内。可是还没来得及开心,他就发现自己的腿好像走不动了,肿胀又疼痛不已。他就近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确定是轻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好在并不严重,医生嘱其不要久坐久站、穿上医用弹力袜就好。
孙蓬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初的症状为下肢肿胀、疼痛不适,往往被忽视;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肺动脉,可能造成肺动脉栓塞,出现心慌、胸闷、憋喘、咳嗽、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他提醒,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合称静脉血栓栓塞症,在全球范围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当出现早期症状时,一定要多留心。
如果长途出行,座位空间较为狭窄拥挤,长时间无法移动双脚,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减慢、淤滞,形成血栓。此外,节假日亲朋聚会打牌,久坐不动、喝水少、抽烟多也容易导致这种状况。老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高。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避免久站久坐,可以常做抬腿和勾脚运动,促进血液的循环;静坐时双腿平行,不要将双腿交叉,每隔40分钟就起立活动一会。多运动、多锻炼,增强腿部力量,平躺下后,将腿抬高,高过心脏,可促进腿部静脉血液循环;保持正常的体重,过重会使腿部静脉负担增加;
2.平时不要提重物过久,不要束腰过紧;
3.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和水果,防止便秘。
通讯员 傅轩 记者 陆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