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回暖,“每天都能接诊冠心病和心梗的患者。”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何胜虎介绍,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当心脏动脉壁内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后,血管内壁变毛糙,动脉壁逐渐变厚变脆,血管腔变得狭窄,使得血流不畅而引发的心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年有两次高峰期,分别是冬春季和秋冬季,都是在季节更换的时候。这两个时期,交感神经受到寒冷刺激,使人体血管急剧收缩,温度升高血管又会舒张,忽冷忽热的气温导致血管反复收缩与膨胀,加重心血管负荷和血压的不稳定性,从而易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那么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何胜虎表示,“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在心血管事件发生之前,可通过控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事件发生风险。”他建议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规范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的检出、诊断和治疗,提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生活方式干预是心血管病预防的基石。何胜虎建议,日常生活中要合理膳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和鱼类的摄入;限制过高胆固醇摄入、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限制摄入过多钠,摄入碳水化合物供给占每日能量的50%-55%。同时,还要加强身体活动、控制体重,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等强度身体活动组合),对于因疾病或身体状态等无法达到上述推荐活动量的成人,低于推荐量的中等强度或高强度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此外,预防心血管疾病还需戒烟、避免饮酒、保持健康睡眠、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等。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比如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无法平躺,偶有刺痛感。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感。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快时,胸闷、气喘、心跳加快。
通讯员 汤佳 记者 王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