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傅轩扬州发布记者陆康洁
近日,记者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获悉,去年全市共有12.2万余人次在该院参加健康体检,其中65周岁以上的市民有10601人。在体检问题项中,排行第一的是两肺陈旧性病灶,排行前十的大多为三高问题,人均问题项超过5项。
TOP1 两肺陈旧性病灶9405人
扬大附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於晓平告诉大家,看到“陈旧性病灶”几个字,没必要过于纠结。能留下病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肺部炎症、梗塞、尘肺、外伤或其他既往肺部病变,当它不再处于病情的活动期后导致的钙化、纤维化等遗留的痕迹或瘢痕。这些在肺部CT或X线上被认为是陈旧性病灶,如果出现持续咳嗽、胸闷,才需要就医。
TOP2 血压高7628人
於晓平介绍,血压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正常情况下应在120/80mmhg以下,只要超过140/90mmhg以上就应该调整好饮食,做好生活干预,远离高盐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来维持血压正常。
TOP3 超重5905人
“超重”为BMI值在24%~28%之间(包含24%但不包含28%)。於晓平指出,这与较为油腻的饮食习惯有关,“胖”已经开始威胁到市民健康。建议超重的市民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策略,要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要做到“三减”:减盐、减油、减糖;还要做到“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倡导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TOP4 血脂偏高5033人
查出血脂高应该怎么办?於晓平介绍,体检血脂高一点,可以先通过饮食调理3-6个月,其间尽量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少吃肥肉、内脏、蛋黄,然后去医院复查血脂四项看看,如果血脂还高,那就可能是“高脂血症”。
一旦血脂高过一次,就要引起注意了,有的是因为短期内脂肪类食物吃得太多了,稍微高一点,但只要高过,至少是高脂血症高危人群。
她建议,血脂高要控制每天吃的食物的总能量,吃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蔗糖、果糖等比淀粉更容易转化为甘油三酯,少吃甜食,少喝含糖的饮料。多吃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蔬菜、粗粮等。
食用油宜选用植物油,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做菜多蒸煮、凉拌、炖、清炒,少油炸。
TOP5 血糖增高4775人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预防高血糖的原则与高血糖的治疗原则相同,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的体重,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
TOP6 高血压病史 4717人
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的意思,是指既往有过高血压的情况。 高血压的情况一般作为追溯的,可以作为参考的意义,它是一个风险。
相比于排行第二名的血压高,高血压病史反映的是一个过去的指标,血压高往往反映的是当下。有既往病史的居民更应该调整好饮食,做好生活干预,远离高盐食物,保持适度运动,来维持血压正常。同时做好血压监测。
TOP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4575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4509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4350人
胆固醇也分好与坏,高血脂患者最青睐的胆固醇当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了。但是,高密度脂蛋白并非越高越好。再好的东西,也有一个正常范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男女略有差别。
男性的正常范围是1.16—1.42mmol/L,女性的正常范围是1.29—1.55mmol/L。一般而言,体检中很少出现高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情况,但当身体出现一些异常时,就会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值的情况。诸如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等。
她介绍,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值,这是肝功能异常导致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而引起的。
一些市民在体检时查出肝脏囊肿的同时,发现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远高于正常值,这就要引起重视,做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为肝囊肿引起肝功能异常了。
此外,慢性中毒性疾病,如汞、铅、正己烷、镉、甲醛、酒精等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可导致体内脂质代谢异常,引起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TOP8 甲状腺多发结节4334人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上下移动,有多种病因。临床上有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现为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
於晓平介绍,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不是癌症,不会引起什么问题,可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确定下一步解决方案。结节如果分类四级以上,就要引起重视。另外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出现甲亢的体征和症状,则需要就医,例如:体重突然下降(即使食欲正常或已经增加)、心脏剧烈跳动、睡眠困难、肌无力、紧张或易怒等。如果有体征和症状表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甲减),也要去看医生,这些症状包括:发冷、更容易疲劳、皮肤干燥、记忆问题、抑郁症、便秘等。
TOP9 血尿酸增高4104人
不少市民喜欢煲汤、吃火锅以及饮用大量饮料,尤其是老年人。这些看似很普通的习惯,却可能导致大批人群出现尿酸高症状。
尿酸高的市民需远离哪些食物?平时应远离海鲜,大量摄入海鲜里面的嘌呤物质,经过消化,代谢产生更多尿酸,会导致痛风。此外,动物内脏也尽量不要摄入。如果摄入过多动物内脏,会导致胆固醇获取过多,增加血液粘稠度,还容易让尿酸指标升高,进而诱发痛风。
TOP10 轻度脂肪肝4037人
脂肪肝也多来自人们不好的生活习惯,有脂肪肝的人,大多四肢纤细,肚子却很大。门诊上经常会有病人问医师:“脂肪肝有没有特效药?”“没有,减重就是最好的特效药。”医生们总是这么强调。
她提醒,单纯的脂肪肝要靠自己努力。若能从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规律作息等来减肥,则最为理想。
老年人体检一般做这些常规项目
老年人和年轻人体检项目有什么不同吗?於晓平建议,老年人全身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化验、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
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腹围、体质指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肺听诊、面色观察等。通过这些一般体格检查,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状态,初步帮助发现异常情况;
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化验,可以帮助发现贫血、糖尿病、肝炎、肾炎等疾病;
肿瘤标志物化验:包括甲胎蛋白、糖类抗原、癌胚抗原、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各种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恶性肿瘤;
免疫学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乙肝三系统、甲肝抗体、丙肝抗体、自身免疫性抗体等各种内容,可以帮助筛查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等,可以帮助发现一些占位性病变、骨关节病变等;
内镜检查:包括胃镜、肠镜、气管镜等,可以帮助诊断胃溃疡、肠息肉、气管裂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