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网健康|惊蛰时节 老年人该如何养生?

2023年03月 08日 09:30 |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 扬州网官方微博

绘图 沈江江

3月6日惊蛰,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各种疾病也跟着多发起来。近日,扬州市中医院养生保健科副主任中医师、赵伟博士表示,惊蛰时节养生很有讲究,特别是老年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饮食安排 清热利湿,和胃生津

惊蛰之后,天气明显变暖,很多市民会出现乏力、困倦、眩晕、便溏、口黏、纳差等症状,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水果、蔬菜、瘦肉、鱼类、奶制品,补充机体蛋白。食疗上可多食薏苡仁、玉米、木耳、芦蒿、荸荠、白菜等清热利湿,和胃生津之品。

赵伟提醒,此时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等,没有禁忌症的老人可以适当吃点梨。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日常作息 注意保暖,广步于庭

惊蛰时期气温乍暖还寒,需注意早晚增添衣服,注意保暖。赵伟表示,此时阳气升发,根据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此时可晚睡早起,广步于庭,多到室外散步,做些肢体伸展运动,以帮助气血运行,升发阳气。

老年人“减衣”要缓,中医讲“春捂”,老年人衣服要适当多穿点,可以帮助人体阳气的升发,抵御外邪的侵袭。另外,老年人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许久不进行运动,他们的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易发生运动损伤。

居室清洁 防毒驱虫,饮食洁净

惊蛰时节,万物苏醒,土壤植物中的害虫、细菌、病毒开始繁殖,是呼吸道疾病、消化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闲来无事,可以在这个时段,做好预防工作,比如经常打扫卫生,清理家里的卫生死角,用艾草等驱虫。

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尤其要注意饮食干净卫生。饭前洗手消毒,瓜果蔬菜洗净后再食用,不吃隔夜过期菜。

预防疾病 自我观察,规范用药

“惊蛰前后,气温变化较大,老人一不小心受凉后会患上感冒,很容易诱发各种基础病。”赵伟表示,此时,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除了及时增减衣物防感冒外,更要注意自己的病情变化,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定期专科门诊复诊调整用药。“特别是有糖尿病、慢性胃肠病史的病人,在规范用药的同时,还要做到饮食清淡,起居有节,适量运动,情绪平稳,避免加重病情。”

通讯员 董娟

记者 张庆萍


责任编辑:刘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